22.jpg

 

一、云南民族中学简介

云南民族中学是云南省教育厅直管、附属云南师范大学的唯一省属国有公办寄宿制民族中学,是云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主要成员单位之一,云南省一级二等高(完)中。

云南民族中学秉承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校办学理念先进,课程设置合理,开设开齐国家课程,完善课程模块设置;多达100余门的校本选修课程和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彰显个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精致秀丽的校园、勤奋求实的学风、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各族学子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云南民族中学以建设“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现代化学校为目标,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两大鲜明的办学特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科技教育。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国家民族政策的实施阵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示范窗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平台、民族教育科研的实践基地、各族学子成才的培育摇篮。学校建立了科学系统的青少年科技教育体系,学生科技作品在国家级各类比赛及国际大赛中多次获得金奖。2017年获第二批“全国航天特色学校”称号,2019年入选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

办学30余年来,云南民族中学始终坚持“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人才培养”的办学宗旨,深耕红土高原,情系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为云南省培养了近两万名少数民族人才,为我省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边疆团结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管理特色

云南民族中学以科学化、精细化、民主化、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为指导,建立健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制定了《云南民族中学章程》,作为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

云南民族中学坚持“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时代新人为育人目标。在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育人理念下,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好,适应能力强,在高等院校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学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模式。针对学校寄宿制特点,实行学生成长导师制,每一位学生都有相应的班级任课教师作为成长导师,从学习、生活、品德、心理和生涯规划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帮助和指导。利用导师手册记录所指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发展目标。通过成长导师制,使每一个学生受到关注和尊重,切实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为全寄宿制学校,云南民族中学重视校园安全管理,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实行住校学生外出请销假制度。为保证学生健康和食品安全,不以盈利为目的,由学校自主经营学生食堂,为学生提供营养健康的餐食。学校建有现代化校园安全督察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确保学生在校平安。学校被评为昆明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和谐校园先进集体、全国消防安全示范学校。

33.jpg

三、名师团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云南民族中学始终坚持“教育教学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学校高中级职称教师占85%以上。有正高级教师4人,特级教师4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2人,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8人,区、市教坛新秀5人。其中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云南省名师工作坊坊主1人,昆明市春城教学名师2人,昆明市名班主任4人。在2014-2019年的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有11位教师的课例被评为教育部“部级优课”,55人次被云南省教育厅授予“省级优课名师”称号。

云南民族中学有一支师德师风良好、民族感情深、业务能力精、专业素质好的教育教学师资队伍,能够始终坚持 “敬业爱岗,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团结合作”的学校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勤谨善导、爱生如子,呵护、陪伴各族学子走向成功!

马丽拉(正高级教师、云南省数学特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省级名师工作坊坊主、云南省政治学科带头人、昆明市骨干教师、春城教学名师)

卢启毅 (正高级教师、云南省英语特级教师、昆明市英语学科带头人)

钱永山(正高级教师)

沈兴华 (云南省政治特级教师)

孟勇剑 (云南省数学特级教师)

飒(云南省语文学科带头人、昆明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龙志勇(云南省化学骨干教师)

邓和秀(云南省数学骨干教师)

袁瑞莲(昆明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吕文丽(昆明市化学学科带头人、五华区骨干教师)

瑞(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昆明市物理学科带头人、春城教学名师、五华区学科带头人)

珊(昆明市地理学科骨干教师、昆明市优秀园丁)

敏(昆明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

庆(昆明市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五华区骨干教师)

苗京丽(昆明市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

彭黎云 (昆明市名班主任)

敏(昆明市名班主任)

余旭贵(昆明市名班主任)


44.jpg

四、 校园活动

为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特长,云南民族中学依托特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科技教育、艺体教育及学生社团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成为各族学生学习、成长,张扬个性,发展特长的乐园,努力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基础扎实,思维敏捷,潜质卓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中学生。

学校从一年一度的“彩云现”民族艺术节、读书节、合唱节;到每学期的一族一宴、非遗文化进校园、学说民族话、学唱民族歌系列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到“民中讲坛”系列活动、科技周系列活动、“五四”系列活动;到历史剧比赛、辩论赛、经典诗歌朗诵比赛、英语好声音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再到“红高原”民族运动会、“校园杯”“健康杯”足球比赛、“团结杯”篮球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已经形成制度,形成系列,为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重视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注重让学生在社团中培养能力,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加快成长。学校广播站、滴水文学社、摄影社、小记者社、翼羽志愿者社、军事社、星棋社、跆拳道社、夜云动漫社、云行文艺社等 20 多个学生社团朝气蓬勃,成为云南民族中学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开拓了学生视野,启发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学校荣誉

  作为全省唯一省属国有公办民族中学,学校曾获“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优秀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进步模范集体”、“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2005年和2014年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9年马永文校长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学校以民族团结教育为特色,学校民族艺术团多次参加各类演出和比赛,获得国家、省市区级金奖和一等奖,2014年获美国纽约合唱节金奖。

学校以科技教育为特色,创造性地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建立科学系统的青少年科技教育体系。每年举办一次科技周活动,建立了一支从事科技活动的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科技活动专业功能教室,完善蓝牙机器人、科技体育模型等科技方面的系列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思维。连续四届在“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17项,在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机器人比赛第五届全国工程创意挑战赛中,我校参赛的3支队伍均获得三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奖”,打破了云南省参加此项比赛获奖为零的记录。第13届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与第69届德国国际发明展(昆明赛区选拔)活动中,我校获一等奖14项,校长获科技创新校长奖,我校获特色组织创新奖。学校被中国宇航学会授予第二批“全国航天特色学校”,此次全国仅有29所学校受到表彰,云南省仅有我校1所。学校连续三年获得“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殊荣。

学校于2013年至2016年连续四年获云南省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三等奖;2009年至2014年连续6年荣获昆明市“高考综合质量考核优秀奖”,2015年、2016年均被评为“昆明市主城区高考质量综合考核优秀学校”,2017年昆明市教育质量考核一级高(完)中综合评价前十名,2018年昆明市教育质量考核中获二类学校一等奖。2018年高考,来自怒江的白族学子和杨梁以总分713分名列全省理科第五名,被清华大学录取。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社会好评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