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开展经典文学观影活动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创建经典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之间的交流品鉴平台,云南民族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于3月15日下午组织高二年级全体学生在学校多媒体教室观看了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阿Q正传》。
为确保本次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高二语文备课组利用周一的集体备课时间,围绕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交流重点等话题进行探究研讨,确定了本次活动的基本流程。
活动当日,在影片放映前,备课组长袁瑞莲老师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鲁迅的生平、《阿Q正传》的创作背景以及阿Q这一经典文学形象的意义,并引导学生思考“阿Q精神”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随后,同学们正式开始观影。
影片放映过程中,同学们全神贯注,时而为阿Q的滑稽行为忍俊不禁——阿Q被赵老太爷打骂之后的一句“被儿子打了”的自我安慰,让在场同学哄堂大笑;时而为其悲惨命运扼腕叹息——在阿Q无辜被冤,被押赴刑场的情节中,同学们脸上露出不忍之色,甚至有部分同学发出低声叹息。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同学们都沉浸在鲁迅笔下那个充满讽刺与批判的未庄世界里。
观影结束后,杨铮老师代表高二语文组与在场同学围绕影片展开了交流探讨。杨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两个问题:1、影片中严顺开老师扮演的阿Q是否与你心目中的阿Q形象相吻合?2、影片最后的旁白中谈到“阿Q并没有断子绝孙,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你是否能理解这句话背后的深意呢?随后,同学们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并推选出代表上台发言。徐锦严同学肯定了严顺开老师的表演,但同时也提出自己的观点——“我认为阿Q还是应该更狂更疯一点”;李俊熹同学则看到了阿Q这一文学形象的典型性特点,并得出了“阿Q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的集合体”的结论;肖皓松同学别出心裁,利用物理学中能量守恒的理论,提出了“阿Q是一个正反两面相互守恒的复杂角色”的观点。同学们各抒己见,展现了他们优秀的文学鉴赏能力。
最后,袁瑞莲老师也根据自己的观影体验,与同学们分享了观影心得:影片《阿Q正传》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通过演员精湛的表演和导演独特的镜头语言,将鲁迅笔下的人物和故事栩栩如生地呈现在银幕上,让同学们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以及鲁迅批判国民劣根性的创作意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次观影活动是高二年级语文组“走进经典”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观看经典影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感悟人性,思考人生,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相信此次活动能够激发同学们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